图片报独家,德国队欧洲杯首发8人锁定 京多安克罗斯双核领衔 最后3席竞争白热化
距离2025年欧洲杯揭幕战仅剩三个月,《图片报》通过内部渠道获悉,德国队主帅纳格尔斯曼已初步敲定8名常规首发球员,队长京多安与回归核心克罗斯组成中场双引擎,剩余3个位置仍存在激烈竞争,这一消息引发德国足坛广泛讨论,球迷对“日耳曼战车”的战术框架充满期待。
中轴核心无悬念:双核驱动+防线基石
据《图片报》透露,目前确定的8名首发包括门将诺伊尔(若健康状态达标,否则特尔施特根递补)、中卫吕迪格与约纳坦·塔、边翼卫基米希和劳姆,中场由克罗斯与京多安搭档,锋线则锁定拜仁新星穆西亚拉,这套阵容在近期的友谊赛和欧国联中表现稳定,尤其是克罗斯回归后,其长传调度与京多安的前插组织形成互补,有效提升了德国队的攻防转换效率。
纳格尔斯曼在内部会议中强调:“托尼(克罗斯)和伊尔卡伊(京多安)的经验是球队的财富,他们能让年轻球员更快成长。”数据显示,两人同时首发的比赛中,德国队控球率提升至62%,关键传球数较世界杯周期增加37%。
剩余三席悬念:锋线尖刀+右路飞翼成焦点
最激烈的竞争集中在锋线和右路,尽管穆西亚拉锁定一个攻击手位置,但中锋人选仍在菲尔克鲁格与哈弗茨之间摇摆,前者在德甲场均0.78球的效率占优,但哈弗茨的跑动范围和支点作用更符合纳帅的高位逼抢体系,右翼卫方面,莱比锡的亨里希斯与多特的沃尔夫展开“逆足内切”与“传统下底”的风格之争,教练组认为这一选择将直接影响德国队的进攻宽度。
后腰位置的替补竞争同样胶着,若克罗斯或京多安轮休,勒沃库森的安德里希与拜仁小将帕夫洛维奇将争夺替补席位,前者以拦截见长,后者则擅长参与进攻组织。
战术革新:从“无锋阵”到“双核弹性体系”
与弗里克时代执着于无锋阵不同,纳格尔斯曼的战术板更强调中场控制与边中结合,在近期训练中,德国队频繁演练“3-2-4-1”变阵,克罗斯拖后梳理,京多安与穆西亚拉轮流前插,两翼卫大幅压上形成局部人数优势,这种打法被认为能最大限度发挥德国队的技术型中场储备,同时规避传统中锋机动性不足的短板。
《图片报》分析指出,纳帅的体系对球员跑动要求极高,克罗斯场均跑动达11.2公里,京多安则需在攻防两端覆盖近8个区域,这对两名老将的体能将是严峻考验,为此,教练组已为双核定制了个性化训练方案,并计划在小组赛阶段实行轮换制。
球迷热议:黄金一代最后的冲冠机会?
德国队本届大名单平均年龄28.4岁,核心球员多数处于职业生涯巅峰末期,克罗斯、京多安、诺伊尔等老将极可能是最后一次征战大赛,这也让球迷对欧洲杯成绩抱有更高期待,社交媒体上,“为传奇而战”成为热门话题,但亦有声音担忧阵容老化可能带来的伤病风险。
前国脚施魏因施泰格在专栏中写道:“这支德国队需要找到激情与理性的平衡点,托尼和伊尔卡伊能带来冷静,但年轻人的冲击力同样关键。”
最后冲刺:三月友谊赛定最终拼图
按计划,德国队将在欧洲杯前与法国、荷兰进行两场高强度热身赛,纳格尔斯曼明确表示这两场比赛将决定剩余首发归属,值得注意的是,包括维尔茨、格纳布里在内的伤号正加速复出,他们的状态可能彻底打乱现有部署。
随着欧洲杯临近,德国队的每一步调整都牵动人心,正如《图片报》所言:“纳格尔斯曼手握一副好牌,但如何组合出王炸,将决定日耳曼战车能否在家门口重现辉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