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利赫特坦言德国欧洲杯压力,德甲身份或招致特殊关照
随着2025年欧洲杯的脚步日益临近,各支参赛球队的备战工作已进入白热化阶段,作为东道主,德国队无疑是本届赛事的焦点之一,而效力于德甲联赛的海外球星们也因"本土作战"成为热议话题,荷兰国家队后防核心、拜仁慕尼黑中卫德利赫特在接受《踢球者》专访时坦言,自己作为德甲球员在德国踢欧洲杯可能会受到裁判和球迷的"额外关注",这一表态迅速引发足坛讨论。
德甲经历的双刃剑效应
现年25岁的德利赫特自2022年加盟拜仁以来,已为球队出战超过百场,是德甲最顶尖的中卫之一,他在采访中表示:"在德国踢球让我更熟悉这里的球场、球迷和比赛风格,但这也意味着裁判和对手会更仔细地研究我的每个动作。"这位荷兰国脚以防守侵略性著称,本赛季德甲场均拦截3.1次排名联赛前三,但同时也因14张黄牌成为"吃牌大户"。
德国名宿马特乌斯在专栏中分析称:"德甲球员在欧洲杯上确实会面临微妙处境,主场球迷可能对熟悉的联赛对手更苛刻,而裁判在判罚尺度上也可能无意识地倾斜。"数据显示,过去三届由单一国家主办的欧洲杯中,东道主球员平均每场获得犯规判罚比对手多18%,但非东道主的联赛本土球员被出示黄牌的概率却高出23%。
心理博弈成荷兰队备战重点
荷兰主帅科曼对此现象早有预案,在近期集训中,教练组特意安排德利赫特与裁判组进行模拟对抗训练,并邀请运动心理专家介入,科曼向媒体透露:"我们不会抱怨环境,而是要利用马泰斯(德利赫特)对德国足球的理解转化为优势。"据悉,荷兰足协已收集近两年德利赫特在德甲的所有争议判罚录像,用于技术分析和预案制定。
德国《图片报》则指出,这种"关照"可能不仅限于裁判层面,拜仁队友基米希在采访中笑称:"如果荷兰队遇到德国队,马泰斯最好别指望我会脚下留情。"这番玩笑背后折射出德甲内部竞争的延续——本届欧洲杯共有11名德甲球员入选荷兰初选名单,其中6人来自拜仁和多特这对死敌。
历史数据揭示主场联赛效应
回看欧洲杯历史,类似情况并非首次,2016年法国欧洲杯时,效力巴黎圣日耳曼的瑞典球星伊布就曾抱怨受到"特殊对待",当值主裁判甚至在其犯规后做出"你在这里踢球就该更小心"的口头警告,而2008年瑞士/奥地利合办欧洲杯期间,德甲金靴戈麦斯却因主场压力导致表现失常,小组赛三战零进球。
体育心理学家赫尔曼博士指出:"本土联赛球员往往陷入认知悖论——他们既被期待展现'主场优势',又容易因过度谨慎而发挥失常,关键在于将外部关注转化为战术资本。"这正是德利赫特团队目前的调整方向,其经纪人透露已聘请前意甲裁判里佐利进行私人特训,重点改善防守时的肢体语言。
对手球队的针对性布局
值得关注的是,同处D组的法国队已开始研究这一心理战突破口,中场大将琼阿梅尼在采访中直言:"如果我们能利用裁判对德甲球员的严格尺度制造定位球,比赛会变得简单。"这种战术意图得到数据支撑:德利赫特本赛季在俱乐部7次送点,其中有4次来自对手针对其转身慢特点制造的禁区内身体接触。
荷兰球迷对此保持乐观,阿贾克斯时期就关注德利赫特的资深球探范德哈特表示:"马泰斯在欧冠关键战从来都能提升状态,压力只会让他更专注。"此言非虚,2023-24赛季欧冠淘汰赛阶段,德利赫特对抗成功率高达79%,比联赛数据提升12个百分点。
随着6月14日荷兰首战波兰的临近,这场关于"东道主联赛效应"的讨论仍在持续发酵,欧足联裁判委员会已宣布将为本届赛事引入半自动越位识别系统,但人性化判罚尺度仍存在弹性空间,无论最终判罚倾向如何,德利赫特的表态已然揭示:在现代足球竞技中,心理博弈与战术准备同等重要,这位年轻中卫能否将所谓的"特殊关照"转化为证明自己的舞台,或许会成为荷兰队走得多远的关键因素之一。